查看原文
其他

个人杀戮,和社会矛盾

林孤 林孤小姐 2023-07-04

【电影《活着》里,家珍最终平静地看着意外杀死自己儿子的人说道:“春生,你记着,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呢,你得好好活着。”

电影《芙蓉镇》里,姜文最后回眸留下一句绝词:“活下去,像牲口一样活下去!”】

1

近段时日以来,凶杀案频发。

个人复仇的,灭门惨案的,冲动杀人的,老实人被逼急了举起屠刀的,受害者最终变成杀人者的。

父母离异、家庭暴力、留守儿童、原生家庭的伤害、童年阴影、身体缺陷、心理伤害、抑郁孤僻、贫穷困苦、疾病缠身、感情失败、婚姻破裂、事业受挫、生存压力、世态炎凉、无尽嘲讽...

人这一生,想要平安幸福的完整走完生老病死的旅程,着实不易。

成长路上的任何一个环节断了线,都有可能成为他日的致命一击。

个人和他人的矛盾,个人和社会的矛盾,自己和自己的执拗,心里的郁结难以消除,身体的疼痛难以忍受,精神的摧残没有治疗。

到最后,都有可能变成要命的杀戮。

极低概率的反社会人格疯狂报复社会案例,这里不做赘述。

情杀、仇杀、利杀、冲动杀人,这是几种最常见的杀人原因。

现实生活中,真的有那么多不共戴天的如杀父之仇那般的深仇大恨吗?

翻一翻刑事案件的大数据看一看,多数杀人事件,都是本可避免的“冲动杀人”事件。

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,贫富差距逐渐拉大,个体手中握有的资源网和关系网不同,认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高低,都会同样导致每个人享受到的公平公正待遇不一样。

怯弱者,兴许就忍了;愤怒者,可能就做出某些疯狂举动来了。

譬如,货车司机金德强就忍了,然后自杀了;譬如,昔日跳海救人的好人欧金中就没忍,愤起杀人了。

一念成魔,一念成佛,一句良言,兴许就救了对方,一个恶行,没准就逼死了对方,也害死了自己。

《车四十四》一直都是我强烈推荐的一部短片。

在驶向终点的那一趟列车上,人上一百形形色色,没人知道,坐在身旁的是人还是鬼。

每个人心里都有那么点脏东西,是法律、是道德、是良知、是人性底线,压抑住了恶魔的灵魂释放。

可承受力是有限的,情绪的隐忍也是有限度的,一旦真的逼迫到了绝境,自杀者和杀人者,案例就变得多了。

生命是平等的,大家都只有一条命。

因此,时时刻刻,尽量做个好人,也尽量善待他人。

2

压死骆驼只需要最后一根稻草,逼死一个具备行为能力的正常人,也许就是最后一句恶言,一件恶事。

尊严的屈辱不堪忍受,身心的疲惫不堪负荷,一念成魔,愤而举刀。

刀子捅出去的时候,对方命没了,自己的人生毁了。

我们需要警醒的是,不要逼着对方拔刀,不要情绪失控之下,自己成为了那个拔刀的人。

我们总是说,善恶就在一念之间,其实就在那一念之间,我们的整个人生都在里面。

一念天堂,一念地狱。

“江湖上的事,能动口就不要动手,能动手就不要动刀,最好啥都别动。”

3

愤怒和痛苦,是个人都承受过,屈辱和不甘,在某些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纠纷里,也是必然要经历的。

与天地人斗,其乐无穷,该斗的时候便斗一斗,能争的时候便争一争,真要是争不过了,对方是个人渣败类,你也犯不着争口气较个劲,把自己的命都给搭进去。

一门之隔,就是两个世界,山下的人,好好坏坏什么样的你都会遇到。

还是“小概率”理论开导众生:

假使一万个人里有一个人渣, 中国有14亿人,你算算得有多少人渣?

谁的一生中,还没遇见过几个人渣呢?

真要是不幸遇到了,离他远点。

4

生、老、病、死、爱别离、怨长久、求不得、放不下,是谓人生八苦。
 “暴食”、“贪婪”、“懒惰”、“嫉妒”、“骄傲”、“淫欲”、“愤怒”,这是天主教教义所指的人性七宗罪。
我们的这一生,就是在痛苦和罪恶中,夹缝求生。
痛苦要自我忍受设法排解,罪恶要自我警戒防止被其吞噬。
童年的不幸、少年的叛逆、青年的迷茫、老年的孤独,大约这过去的年岁渐长里,我们都要经历各种痛苦和遗憾。
你以为只有你一人被最后一根稻草即将压死?

回头看一看吧,许多人身上背负的何止是千斤稻草?
人生海海,当时很多痛苦的记忆,积压在你的胸口,你感觉天旋地转无力承受,五年十年之后再回首观望,其实那些痛苦,也不过如此。
你总会离开那逼仄的幽暗角落,你终将迎来自己的一方天地。
悲剧正是人生的常态,孤独和痛苦,正是生活的原色。
在那些巨大的痛苦面前,我们恰恰都是在悲剧中奋勇前行。
吃苦、贫穷、疾病、郁结,承受这些东西,都是我们生命中的不幸,可是当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些东西的时候,承受痛苦,就成了一种能力。
痛苦是与生俱来的,能力都是后天培养的。
哪里有那么多的“活着的意义”是什么啊,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也不能明确地给你说出个一二三四五来。
只有当你自己知道,你为什么而活着的时候,活着才有意义。
尽管我们的生活里没有那么多的喜剧,可我还是希望,我们的命运结局,不要太过悲剧。

5

受害者有罪论是荒唐的,共情杀人犯是不可取的,但是叩问杀人动机和案件真相,是值得公众关注和探讨的。

除去精神病患者以外,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来说,杀人都要有一个理由。

一来杀人需要勇气,二来杀人需要承担巨大的代价,所以具备正常逻辑思维能力的人,轻易是不会杀人的。

因此,“杀人纠纷”,往往才是最重要的导火线。情杀、仇杀、利益纠纷、愤而怒起冲动杀人。

而前面几个诱因,最终导致的结局是一样的:

一念成魔,情绪失控,疯狂杀人。

无差别的精神病行凶杀人,是我们无法预防的,但是“一怒提刀杀”这种事情,是值得我们加以警醒和省思的。

个人杀戮尚且可以心理辅导加以普法宣传德治文明建设而降低,而社会矛盾下的个人杀戮案例,却最终矛头直指制度瑕疵和顶层设计游戏规则缺陷。
外卖员和食客,网约车和乘客,城管和小摊贩,这些“群体矛盾”,背后深层次的矛头,实际上是在于平台和‘管理方’。
上面的人躺平收钱,下面的人玩命互掐。
这种局面下,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游戏规则,而不是逼着游戏玩家自己举起屠刀维护权益。
个人的缺陷,兴许就是一条命的悲剧;规则设计的缺陷,最后可能会引发无数个悲剧。
劝告下面的人“熬着”的时候,上面的人,也得想想办法,让他们“熬着”的时间能够短一些。
痛苦和希望,本来就应该共同承受,希望永远停在纸上,痛苦永远都在眼前,那到最后,就都变成了绝望的悲剧。
当我们都在普及强调传递真善美的时候,更需要反思与警醒的,其实应该是如何避免去激发出人性的恶。
毕竟,我们都想站着把钱挣了,也都不愿跪着死去

往期文章:

这次轮到昆山了

火车上的刀,和胡总编的脸

翻墙的那个夜晚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